年头年尾大时大节,吃成为各个聚会的起承转合。多得社交媒体,成就了相机食先的文化。姑勿论这种现实属好属坏,饮食摄影反映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,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摄影博物馆Foam(Fotografiemuseum Amsterdam)看Feast for the Eyes–The Story of Food in Photography,正反映当下饮食摄影文化的变迁。
随着智能手机多了镜头,生活不少细节都成为了摄影题材,动的如猫狗,静如饮食,比起长篇大论更能成为点击率的保证。乘着相机食先而生的Feast for the Eyes: The Story of Food in Photography,揭示了这种文化如何可以做得更好。由Aperture Foundation主理的这个世界巡迴摄影展,先于Louisiana Art & Science Museum举行,而第二站则是Foam。由Susan Bright及Denise Wolff策展的展览共分为3个部分,包括Still Life、Around The Table及Playing With Food,以不同角度剖析食物摄影。
消耗食物消耗影像「这个展览只有一个选材游戏规则,就是作品要与食物相关,但难度比想像中高。当然,展览可以收纳不同角度,如食物来源、农田等,但其后我们因为以展览3个小主题作为筛选原则,所以没有将其他与食物相关的展品收纳其中。假如你细看食谱展区,会看到多本以食材来源为主题的书籍。」策展人之一的Denise Wolff分享道。
近年饮食摄影文化当道,日本媒体的food styling当然不俗,而其他欧美杂誌如Kinfolk、Monocle等亦有自家的食物摄影美学。Denise Wolff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。「我本身是食物摄影的爱好者,不论以哪种方式呈现,都无损我的兴趣。整个展览除了呈现我们如何消耗(consume)食物,亦讲及我们如何消耗影像。一如社交媒体的各个发帖,亦能反映出发布者的世界观及生活风格。社交媒体有趣的地方,是夹杂于公与私之间。这个展览有趣的地方,是让人发现很多食物摄影的手法,早已存在于过往的不同年代。当中有不少作品呈现到性别带来的拍摄取向,特别是Playing With Food的部分,如Martha Rosler的作品解构女性在厨房的状况,又或是Cindy Sherman探讨食物与自我形象的关係,都在阐述人如何控制自己所选的食物及身形变化的心理,又或是Grant Cornett的作品Sexy Sliders,将男性主理烧烤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,都呈现着性别与食物的关係,不论在商业及艺术摄影,都有迹可寻。」
网上海量食物照片当然,在社交媒体世代,食物摄影并不限于商业及艺术。展览虽然未有以多媒体呈现网上海量的食物照片,但当中却有相关作品。「这个展览有不少作品反思这个现象,如Daniel Gordon自网上蒐罗不同照片,列印出来,再将不同食物的照片合併成作品Clementines,呈现两种不同消耗图像的方式;又或Joseph Maida的作品#fishy #donut #divers #thingsarequeer,则以『易于在手机阅读』为出发点,呈现我们如何消耗图片。当中只是媒介改变了,但海量图片并不影响食物摄影本身的价值。」
■Feast for the Eyes:The Story of Food in Photography
地址︰Foam Fotografiemuseum, Keizersgracht 609, 1017 DS, Amsterdam
日期︰即日至3月19日■Still Life以静物为主题的部分,带出食物摄影本身源于西方静物扫描及画作的由来。整个空间有不少符合传统静物画作条件的摄影作品,但亦有不少破格之作,以不同方式捕捉食物形态。
■Around The Table食物成为人们的连结点,这个部分呈现食物带来的人伦关係。除了想像得到的家庭聚餐外,亦有食谱、饮食消费方式、商业食物摄影作品等,带出人与食物的各种关係。
■Playing With Food与其说这个部分谈food styling,倒不如说是styling with food,如Guy Bourdin、Cindy Sherman、Ouka Leele等,都是利用食物作为道具,来製作出具视觉震撼的摄影作品。
文:Dawn Hung(www.sedimento.co)
编辑:廖伟龙电邮:lifestyle@mingpao.com